数据收集边界不明 技术日益隐蔽 处罚威慑力低
隐私难设防:APP爬取个人信息手段多样
专家建议: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工作,加快法律法规更新频率强化监管
截至去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为8.29亿,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,互联网普及率达59.6%。智能化、大数据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,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。
去年,猎豹浏览器默认开通监听用户外拨电话;华住旗下5亿条酒店用户个人信息疑似泄露……今年,“抖音”因涉嫌私自调取用户隐私数据,被其他互联网平台取消第三方登录授权;央视“315”曝光“社保掌上通”App通过获取用户授权,肆意收集用户隐私信息……
互联网时代,我们的隐私到底还剩多少?
获取用户隐私手法隐蔽
根据用户反馈的情况,第三方研究机构IDF实验室检测发现,与“抖音”同属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字节跳动”)的资讯类APP“今日头条”,在技术上采取了至少两个“非正常”操作,使其获取了微信用户的好友信息。